当前位置: 首页 >> 陕中要闻 >> 中国青年报要闻版报道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成绩

中国青年报要闻版报道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成绩

作者:宣传部 来源: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10-29 10:50:36 点击数:

 

20161029日,中国青年报要闻版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题报道了我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的成绩。报道指出: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蕴含、彼此渗透,相互催生、相互牵引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国青年报本报道链接地址:

http://zqb.cyol.com/html/2016-10/29/nbs.D110000zgqnb_02.htm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陕西中医药大学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医药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价值观“仁、和、精、诚”是中华民族深邃哲学思想和卓越文明智慧在中医药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医学职业精神写照。从道德层面看,中医药文化具有“上医医国的家国意识,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医乃仁术的仁爱思想,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上工治未病的忧患意识,胆大心小、智圆行方的行为心理”。中医药文化特别强调医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修养,其以人为本、济世活人的价值理念,大医精诚、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永恒的道德追求。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蕴含、彼此渗透,相互催生、相互牵引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积极探索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传统文化,加强师生爱国主义教育

 

在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校发挥爱国主义主渠道作用,在“两课”教学中,突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在中医药专业理论课教学和临床实习中,结合专业大力宣传祖国医药学的悠久历史、巨大作用、发展现状和世界趋势等。学校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中医院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充分利用校园建筑、雕塑、场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突出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学校积极开展专业经典诵读、中医药知识竞赛、医技大比拼等活动,使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中医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中医哲学的广博高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民热情,增强学生对优秀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倡导精益求精的职业技能追求,培养师生敬业奉献精神

 

精益求精、救死扶伤、尽心尽责是医生的天职。“精”即医术精湛,从医者需精于医术,唯精唯一,精义入神,方可致用。精湛的医术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学校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熟读中医经典,将中医经典理论诵读、等级考试推广到中医药的各个学科,强化经典理论的学习,夯实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广大教师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治学理念,积极践行“敬业励学、笃信求真”的教风,精勤治学,精研医道,勤求古训,孜孜不倦,以满腔热忱醉心于对祖国医学的追求。他们爱岗敬业、厚德济世、严谨笃学、淡泊名利的师表风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医学子。

 

(三)倡导以诚为美的道德风尚追求,培养师生的诚实守信精神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论及只有“精”“诚”兼备方能成大医。“诚”即高尚的品德修养。学校要求师生及医务人员要以诚为本,要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大爱之心,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对所有来诊的患者,不管贵贱贫富,老幼美丑,都一视同仁,详察精治。学校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德修为的培养,把“德才兼备”作为医者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真心待人,诚实处世,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非常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展,举行庄严的《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使学生在入医界之时即牢牢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学校邀请医疗卫生行业劳模、科研带头人及医疗服务明星畅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思想,使师生感受悟到先进的人格魅力,体验到生命所系,生命所托的真谛,体验到为人处世以诚为本的珍贵。

 

(四)倡导济世救人的职业道德追求,培养师生团结友善素养

 

中医学主张“医乃仁术”,把“济世救人”作为医者的神圣义务和崇高职责。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常怀仁爱之心,通过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来加强医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以悲悯博爱之心平等对待所有病患,学校要求学生熟读孙思邈《大医精诚》,培养仁者爱人的思想,要求学生如孙思邈所言,“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从而,把一颗友善慈悲之心深深的根植于灵魂深处,促进了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

 

二、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显著成效

 

(一)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仁”教育理念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所谓 “三仁”教育理念,即“仁德、仁术、仁人”教育理念。“仁德”,即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中华民族一贯推崇以德立人。我校历来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将传统“仁”、“德”思想与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方针有机的结合起来, 体现了“仁德”理念。“仁德”既反映了我校60多年积淀下来的“艰苦创业”、“团结奋进”、“自信敬业”的优良传统, 又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的道德追求。它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树立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仁术”,即博爱的情怀,精湛的技能。“医乃仁术”,是中国历史上对医学的定位。学校认为“仁术”,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拥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博爱的人文情怀。“医乃仁术”是中医文化的内核, 学校不仅要求师生具备“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知识、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还要具有“济世救人”的人文精神。它既包含我校代代传承的“严谨治学”、“继承创新”精神,又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基准:探求真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服务社会。“仁人”,即德术统一,全面发展。学校要求师生必须把“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在培养目标方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品格、素质与才能共同进步,科学、人文与创新能力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它是我校学风的高度凝练,又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宗旨所在。“三仁”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了党的教育方针,并集中反映了中医文化中“以仁存心”、“大医精诚”的道德追求和人文情怀,它以“以仁存心的道德品质、自觉能动的成才意识、诚朴励精的求学态度、融通古今的知识结构”为要求,共同的目标指向是培养出具有“仁德之心、仁术之能、仁人之行”,即“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临床技能强、医患沟通能力强”的中医人才。学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三仁”理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5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种比赛中获奖78项,在校学生发表论文500余篇,全校毕业生就业率名列陕西省同类高校前列。

 

(二)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英烈风范相结合,涌现出一批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道德楷模

 

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医人。上世纪80年代,我校中医系79级学生邵小利勇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生命,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卫生部、陕西省委和共青团陕西省委做出了“向邵小利同志学习的决定”。邵小利用崇高英勇的行为,谱写了一曲青春赞歌,成为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光辉榜样。学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英烈风范有机结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道德高尚的先模人物,如车祸现场见义勇为的李亚青,带着瘫痪父亲上学的王国海,咸阳湖勇救轻生女子的陕中附院见义勇为集体,“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郝玉凤,华山上伸援手救助外地游客的曹凤凤、胡娜,列车上联手施救两名乘客的徐东升、张凡凡等,他们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用感人事迹诠释了大医精诚的价值追求。

 

(三)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向国医大师学习相结合,培养了一批精诚敬业的技术业务骨干

 

陕西中医药大学地处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的三秦大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深深的扎根于学校60多年的办学过程之中,学校被社会誉为“大医摇篮”。中医大家张学文、郭诚杰,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国医大师。两位国医大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潜心育人,桃李遍天下。多年来,特别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向两位国医大师学习。学习他们悬壶济世、医术精湛、心系患者、德艺双馨;学习他们脚踏实地、勤以治学、师古不泥、索源创新;学习他们言传身教、甘于奉献、豁达开朗、淡泊名利;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对党忠诚、爱岗敬业、鞠躬尽瘁。广大教师积极以国医大师为榜样,使学校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医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涌现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其中,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32人。他们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大医理念,精勤治学,精研医道,把对事业的追求,对学子、对患者的挚爱,融化在心血与汗水中,浓缩在医学专著和学术论文里,凝聚在科研成果之中。为陕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服务社会相结合,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大力加强医院特色文化建设,以“精诚仁和、继承创新”为院训,以“救死扶伤,患者至上”为宗旨,开展“创优争先 为民服务 送医下乡”、“三好一满意”及“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服务百姓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中医院校附属医院救死扶伤、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社会服务职能,树立“大医精诚”理念,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制药厂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优质服务、贡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弘扬“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诚、廉、敏、勤”的企业文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利用学校科技和人才资源,与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特别是与铜川市政府签订了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协议,共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及产业培育示范基地”,扩大了中医药文化及学校的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悬壶济世民为重,杏林花开别样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陕西中医药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秉承“精诚仁朴”的校训,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利契机,以“文化育人工程”为载体,以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为主线,以繁荣中医药文化为重点,在创新中强筋壮骨,在改革中深化内涵,在发展中外塑形象,在竞争中提升实力,奋发有为,勇敢迎接挑战,努力为实现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0月29日 02 版)

通知公告
大医学堂